食品包裝設計分析馬口鐵是如何加工的?
食品包裝設計分析馬口鐵是如何加工的?因為現在市面上很多的產品是鐵制產品,那我們分析一下馬口鐵是一種可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馬口鐵是雙側鍍錫鋼板。它使鋼的強度與錫的耐蝕性和可焊性相結合。
鋼板的生產過程
制作馬口鐵所用的鋼是輕低碳鋼。在生產過程中有很多重要步驟,這些步驟都會影響馬口鐵的性能。
熱軋制:用連鑄坯生產潔凈鋼。用斜切或清洗來去除表面缺陷,然后加熱到1200-13000C,軋成薄板。
酸洗:冷卻,除去在酸洗過程中產生的氧化物。然而,利用早期的酸,創新使得這一步驟無酸無油,更加環保。
冷軋:熱軋鋼板經過水和潤滑油冷卻,然后軋制。
清洗:使用堿性磷酸鹽、硅酸鹽和氫氧化鈉,最后用熱空氣除去冷卻劑。
退火:這一步使鋼軟化并形成期望的晶粒結構。大量退火可以使深度拉伸成能承受真空和壓力的硬鋼,因此最適合用來制作罐裝和瓶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晶粒較小的連續退火工藝。
軋制:將退火后的軟鋼輕輕軋制成最終要求厚度的板材。
雙壓下:有時不采用回火軋制,而是采用第二輪壓下軋制。這樣就能生產出更薄更結實的板子。這種板材可以被薄到0.14-0.24毫米,這使它們在包裝材料中更有吸引力,因為這樣可以節省運輸費用,減少碳排放。
電鍍工藝技術
從食品包裝設計的應用分析從20世紀40年代起,錫被電解在鋼板上。以前,可通過熱浸錫。錫的主要用途是馬口鐵生產,占錫總產量的30%。至2018年,錫產量的30%來自回收。
電解法具有獲得薄錫層和控制鍍層厚度的優點。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因為兩個鋼板的涂層厚度可以不同,從而形成一個“不同涂層的馬口鐵”。現在的馬口鐵有厚度從0.1到1.5微米的錫層。
鍍鋅:99.9%純錫陽極浸入有電解液的鋼板,再電解鍍一層錫。最終,將板上多余的錫除去,然后再循環使用。
流動熔化:在某些情況下,錫涂層受熱熔化,形成鐵錫合金層,從而提高了錫的耐蝕性。
鈍化:錫膜能被氧化形成薄膜。在鈍化過程中加入一層鉻,然后加入一層食品級油脂,以穩定涂層,以防止該層的增長。
馬口鐵板范圍
從食品包裝設計的應用分析馬口鐵有0.13毫米至0.50毫米的厚度。由于錫層的厚度以微米為單位(1微米=0.001毫米),所以鋼板構成了大部分厚度。鋼鐵和錫的組合有上千種,所以客戶應告知生產商如何使用馬口鐵,以保證其質量。
此外,許多其他因素,如回火、光潔度、馬口鐵等級等也決定了其在不同用途中的適用性。
馬口鐵回火:根據鋼的質量以及熱軋、退火、回火等不同生產步驟,馬口鐵可以有不同的回火。鋼鐵和錫的質量依次由各種國家和國際標準(如ASTM或ISO)規定。
表面裝飾:馬口鐵有不同的表面裝飾,例如亮、亮、白、石、啞、銀。
分級:馬口鐵分為兩級。具有最佳性能的標準馬口鐵,可涂、印。和二等馬口鐵一樣,也是標準馬口鐵廢品。
環保考慮
在歐洲,馬口鐵的回收率最高。以前的生產方式嚴重依賴化學品。
在考慮到消費者的偏好和對健康和環保的關注后,設計了讓馬口鐵更便捷、更可持續。
由于酸洗時不用酸和油,因此在加工過程中使用化學物質。
經過改進的鈍化工藝可以更好的保存罐頭食品。
目前所用的涂料是可持續的。
罐體較輕,這意味著使用較少的鋼和錫。很多時候,30年間體重下降了46%。
一種使用回收的馬口鐵,耗能降低60%,空氣污染減少30%。
多功能的材料
因為鋼鐵和錫的生產是獨立進行的,所以從食品包裝設計的應用分析不同鋼和不同的錫涂層都能用來制造數以千計的馬口鐵。它比任何其它金屬更有價值,同時回收率超過90%,這使得它成為一種多功能和可持續的包裝材料。